他是最神秘的国家副主席,资产坐拥半个中国,却在临死前全部捐给了他…
来源:锐视界(rshijie) 作者:朔星
不久前,
美国向中国举起“贸易大刀”,
阿里巴巴ceo马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
向这场中美贸易战的始作俑者特朗普发出警告:
“若美国继续一意孤行,
我曾经许下的“为美创造百万就业”的承诺将随时作废!”
100万个就业岗位取舍之间,
马云在国际舞台上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一代新兴企业家的底气与魄力,
让无数国人为之震撼。
企业家,
这群肩负着大国经济命脉的承担者,
他们的存在,
对国家是否能够保有经济续航能力、
发展路途能否平稳前行,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约一个世纪前,
一人出生于乱世,
成长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资本家族,
被誉为百年间中国最负盛名的企业家。
他的一生,
至今影响着如今享有富足经济果实的每个人。
他的一辈子跌宕起伏,
却始终坚持为中国经济的前途鞠躬尽瘁;
他生于名门望族,
气质优雅、举止高贵,
却也曾被打入反派,
残忍打断手指、洗刷赃污厕所;
他,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位高权重至副主席的商人;
他投射在现代历史上的巨大身影,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仔细凝视!
他就是实业发展中国经济的探路者,
一生浓缩了中国企业家阶层
百年历程的代表,
中信创始人——
荣毅仁
1916年,
或许注定是一个不安定的多事之秋。
经历了袁世凯称帝、倒台一系列动荡不安,
民众不曾想过,
对这种颠沛生活的反抗,
迎来的竟会是更加复杂的军阀混战。
彼时江南无锡,
正是春去夏来的好时日,
41岁的民族实业家荣德生,
为了给家乡办学校忙的焦头烂额,
他和胞兄荣宗敬,
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
他们一口气在武汉、上海等地开设九家工厂,
家族生意可谓是蒸蒸日上。
荣毅仁出生时,
正当父亲荣德生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
而荣德生也不曾想过,
这个连啼哭声都不怎么嘹亮的幺儿,
居然会是为荣氏家族延绵荣耀中最为明亮的星火。
少年时期的荣毅仁和大多数男孩一样,
调皮爱闹整日上蹿下跳,
可是在荣德生众多孩子中,
他一贯最为受宠。
淘气归淘气,
他却是经常让工作繁忙的父亲,
在休闲之余开怀大笑的开心果。
以至于一向严厉的荣德生,
在把其他孩子屁股揍红的同时,
却总舍不得向荣毅仁下手。
就这样,
沉浸在家族的宠爱里,
伴随着中国企业家年谱上,
第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荣毅仁渐渐开始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启蒙教育,
从一个在深宅大院里长大的孩童,
一点点怀揣着对世界的好奇成长起来。
可机遇给予中国实业家的时间,
实在太过短暂了。
好景不长,
国民党政权开始对经济发展进行严格干预,
新名词“统治经济”应运而生。
而这般政策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凌驾于一切之上,
让以荣氏兄弟为代表的国内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荣毅仁家庭照
1927年,
荣毅仁刚刚11岁。
那时,
荣家产业甚至一度沦落到被查封的地步,
理由竟是没有足额购买军费公债。
1933年,
荣家纺织公司再次受到外界威胁,
宋子文、陈公博想趁机收归官有,
无数官僚的眼睛盯着荣氏,
对这块没有到嘴的肥肉虎视眈眈。
危机感,
在幼小的荣毅仁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出身资本家庭的他非常懂得:
在强大的政治权利面前,
必须要保证家族事业的独立性,
否则一切倾尽所有将付之东流。
荣氏家族在政治夹缝中艰难生存,
与各种权力巧妙周旋,
直到1932年,
旗下企业总数已达21家,
名列当时国内规模第一。
荣毅仁的伯父荣宗敬曾经骄傲的说:
“当今中国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而这背后的艰辛与苦难,
便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述说的清了。
1937年,
荣毅仁从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
进入家族企业工厂成为一名普通的助理经理。
作为当时中国的首富之子,
荣毅仁很早就开始进入家族企业经受历炼。
他曾回忆说:
“我读大学的那几年,
可以称得上是没有寒暑假的,
因为一休假到无锡,
就要到茂新面粉厂住厂实习。
我父亲从小对我们小辈要求严,
不许摆少爷架子。”
或许正是由于家族对他有严格要求,
让荣毅仁自小就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未来面对时代纷争时,
他才得以坚持守住初心,
带领家族企业在炮火中延续了生命。
那时,
刚刚毕业的荣毅仁还未来得及
施展才华用武之地,
卢沟桥的一声炮响,
彻底击碎了当时所有实业家的切实计划。
日军侵华的炮火隆隆,
民族实业在国家危亡面前,
突然变得不值一提。
而荣家几十年的心血基业,
却在战争爆发之际未能及时撤离,
一夜之间损失惨重,
令人不忍直视。
经历过战争炮火的摧残,
荣宗敬不敌心力交瘁的折磨,
在战争爆发两年后于香港病逝。
在此之前,
他还坚持竭力通过自己擅长的领域,
用“金融”的方式进行抗日,
操控日元汇率,
以扰乱日本的金融秩序。
年轻的荣毅仁,
亲眼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惨烈景象,
他毅然接过伯父肩上曾经挑着的重担,
开始辅佐父亲打理整个庞大商业帝国,
甚至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族企业的代表,
那时,
他才刚满21岁。
抗战八年,
荣家损失了战前资产的35%,
可令人庆幸的是,
他们并没能被官僚资本吞噬,
像有些产业沦为官僚生财的工具,
还是保有着最初的样子。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很多企业家把设备资金转移海外,
就连偌大的荣氏家族里,
也有许多人选择携带资产远走异国他乡,
包括荣毅仁的兄弟姐妹。
可荣毅仁和他74岁的父亲还是留下来了,
“生平未尝为非作恶,
焉用逃亡国外?”
在最后关头,
荣德生荣毅仁父子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陆,
守住荣家的故土。
他们想要亲眼见证,
这个世道,
究竟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终于,
对故土国家、事业初心一片赤诚的荣氏父子,
还是盼来了曙光。
1945年9月2日,
日本政府签订投降条约,
抗战胜利之际,
荣毅仁激动地不能自已,
他开着汽车,
扯上国旗出去兜风,
29岁青年的内心里,
满满都是对祖国未来的光明期待。
战后确是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
可荣毅仁的美好愿景、大展宏图的理想
却被现实伸来的手狠狠打了脸:
国民党的官僚资本,
锱铢必较地与民族资本家抢夺可用资源,
甚至不择手段将许多日伪纱厂
以“国营”名义囊括而去,
这般与民争利,
实在令人心生愤懑!
荣氏企业得益于原本积累的丰厚
以及战后激增的社会需求,
在1945年后,
于棉纱和面粉行业中的地位愈加不可撼动。
可是中国马上又陷入了三年内战,
曾经被国民政府所用的荣毅仁,
这次居然沦为了官僚逼钱的牺牲品,
他被绑架的消息席卷了整个民族资本界,
企业家们顿时深觉失望,
惶惶不可终日。
荣毅仁于抗战胜利后建设的无锡面粉厂
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949年上海解放那一天,
荣毅仁像当初抗日战争胜利那般开着汽车上街,
可这次心里却充满了对民族资本事业的忧虑。
他意外地发现解放军露宿街头绝不扰民,
曾经看够国军恶劣嘴脸的荣毅仁,
这次居然心有撼动:
如此严明守纪,
他们真能够容得下我们这些企业家吗?
有人或许会说,
这些资本家,
做的是赚钱的买卖,
心里也没有对政治和国家的自主考虑,
宛若墙头草,
哪边势力强,
风一吹就倒过去了。
可满心想着如何发展好
祖辈传下来的家族企业的荣毅仁
却在这层面上更胜一筹,
他所关心的,
是整个民族资本经济发展的大局,
是我们是否还有后路可退,
是究竟能否在应有范围内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曾经,
这些疑问无数次地萦绕在荣毅仁心头,
即使是在鞭炮齐鸣、人群涌动,
共同庆祝祖国建立的时刻,
作为一个生长在资本家庭的民族企业家,
他不得不把这些作为己任,
用心日夜牵挂。
然而1949年,
《共同纲领》的一句:
新中国也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权,
仿佛给实业家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就连新国旗上四颗小星的其中一颗,
代表的都是他们民族资产阶级,
这无疑让等待了这个答案太久的荣毅仁,
瞬间卸下了心间的一块大石头。
他在政治上马上开始活跃起来,
迅速融入到对国家事业的支持与贡献中去:
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企业家,
他为了支持抗美援朝慷慨捐资;
甚至在上海工商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队伍里,
荣毅仁始终高举大旗走在最前列;
在空余商谈时候,
还会组织企业家们一起学习新晋毛泽东思想。
有人说商人奸诈,
我们却只认为荣毅仁一腔赤诚,
而他的付出,
也都能被国家看在眼里。
“三反五反运动”中,
有无数工商业者被拉下马,
一夜之间,
不知多少企业家备受煎熬……
而对面临威胁的荣毅仁,
毛主席甚至亲自下令对他进行保护,
曾经在荣毅仁心间萦绕的疑问,
关于民族资本,他
究竟该何去何从,
也渐渐从中得到了答案。
上海申新九场
这是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家私营企业
1956年1月,
毛主席和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元帅共同会见荣毅仁,
这期间,
性情率直的陈毅对心怀顾虑的他说了一番话,
尽数解开了他的心结。
“我们不贪图你那一点财产,我1000万工人阶级,农民5万万,几百万知识分子,干他五年七年,可创造几十万万、几百万万、几干万万元。现在中国总产值大概五百万万美元,三个五年计划之后,可达一千五百万万美元,再30年后可达四千万万美元,不贪你那一些,那一点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共产党眼浅皮薄,看到你那些就想搞你?贪你那一些?共产党气魄大得很,共产党要取得全世界,共产党看到你们一批人还有用,你们来参加很欢迎,都是真话。”
而正是这番话,
引起了荣毅仁内心巨大的震动,
他仿佛看到了不久的未来,
在中国将要面临真正的光辉灿烂。
有人说,
荣毅仁真不愧被整个上海滩誉为最“拎得清”的人
身为当时最大私营企业集团的领头人,
他甚至在视察过后主动写信给毛主席,
保证六天之内实现全上海公私合营。
敢于打破过去几十年固守的所有禁锢,
何尝又不是用尽了所有的勇气?
1956年1月20日,
上海召开公私合营大会,
人们欢天喜地地庆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荣毅仁在庆祝游行时,
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
作为曾经要被划入打压的资产阶级,
他释然地说:
“社会主义改造对于我失去的
是属于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
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
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荣毅仁在解放初期曾表过态:
“我赞成共产党只举一只手,
如果两只手都举起来,
那是投降。”
而公私合营这时他豁然开朗,
“举一只手赞成共产党我是错了,
现在要举起双手拥护共产党。”
荣氏家族曾被毛主席誉为,
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在国际上称的起财团的,
我国恐怕也没有几家子。”
自此,
不仅是荣氏家族备受重视,
荣毅仁作为积极配合政策的企业领头人,
他被任命为上海市副市长。
这是荣氏兄弟创业历史上,
第一位跨过商界担任政府公职的荣氏子孙。
从企业家到政府官员,
荣毅仁的一生,
自此展开了崭新的转变,
“红色资本家”,
也借此成为了荣毅仁的专属称号,
伴随了他整个余生。
跨过了抗日战争,
跨过了解放战争,
跨过了三大改造,
可唯独还是栽在了十年浩劫上。
曾经那些被视为眼中钉的企业家们,
在这十年中几乎是遭到了灭顶之灾。
即便是时任国家纺织部副部长的荣毅仁,
也难逃劫难。
在这次浩劫中,
荣毅仁的右手食指被打断,
被迫剃了阴阳头,
家里的名贵字画被抢走,
家具被破坏,
甚至被指派去运煤、洗刷最脏的厕所……
可是年过半百的他早已干不了重活,
在一次次用独轮车推煤的过程中,
荣毅仁因为过分用力扭伤了腰,
落下了腰肌劳损的病。
那个时候他还得了慢性肝炎,
眼底也被红卫兵殴打出血,
由于没有及时治疗,
他的左眼几乎失明。
可是这个执拗淡然的老人,
就算在刷满是污垢的厕所时,
认认真真自己掏钱买来盐酸清洗,
最脏的地方都被他刷的一尘不染。
他后来说:
“真正肮脏的是那些出卖灵魂的人,
我打扫那厕所时觉得很坦然,
因为我是清白的,
清白的人不会因为干活让自己变得肮脏。”
家族在文革的狂风骤雨中,
荣毅仁坚决不提供假证,
不伤害任何人。
很多人找他调查那些曾经与他交好的巨擘,
无论对方如何威逼利诱,
他都会严词拒绝:
“你们所说的那些事,
我不知道。
在我的眼里,
他们都是共产党的化身,
我正是从他们身上认识党的。”
要知道,
这个驰骋商界的才人能士,
与无数政界要人都有着密切往来,
他不仅在国际上享有知名度,
荣氏家族的影响之远,
个人魅力的宏大之深,
无不令人折服。
十年浩劫终于过去,
然而国民经济却处在崩溃的边缘。
无数人想破了脑袋思考:
“我们的经济究竟该何去何从?”
可这时能够真正为人所用的,
还是这个一辈子铺身在民族资本上的老人。
叶剑英曾说:
荣毅仁在国际上吸引外资的作用,
别人替代不了,
共产党员替代不了,
谁都替代不了。
1979年,
邓小平委荣毅仁以重任,
接受他的建议设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同年10月4日,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正式成立,
荣毅仁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当时他工商界广泛的故友旧知了解到他开始创业,
所有人都积极参与了进来。
直到今天
这才成长为了如今声明远扬的中信公司。
荣毅仁由内到外精通西方的商业规则,
他入乡随俗,
穿西装、说英文、颇具国际社会的人心。
有荣毅仁坐镇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
中国吸引外资的道路得以一帆风顺地开展。
荣毅仁与撒切尔夫人亲切会谈
可是尽管如此,
荣毅仁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引领中信发展的道路上,
他也曾遇到诸多艰难险阻,
面对国内外双重压力,
甚至有些别有居心的人质疑他的资本家出身,
一时间传言四起,写信告状层出不穷,
有关部门刁难他,
社会人士不理解他,
有时被逼无奈,
这个两鬓已经斑白,
还奔波在中国发展经济命脉道路上的老人,
不得不写信诉苦:
“请理解我在夹缝中行走的艰难!”
荣毅仁虽然出身商界,
却也真正饱经政治风浪,
可他在政治方向上的忠心至此,
甚至为业界人士都不可置信:
曾经有一次他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到公司任职,
对方与他交谈过后认为这个荣老板,
简直是“比共产党员还共产党员”,
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
荣毅仁看的无比清楚,
作为探路者,
他更没有辜负众望!
上世纪80年代,
他手下的中信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
不到十年就成为世界知名公司,
这在全球都是鲜少出现的进步幅度。
1987年,
荣毅仁被评为世界50位最富魅力的企业家,
这也是中国企业家,
第一次入选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
曾经,
很多人对中国经济转型十分好奇,
不知中国政府究竟做了什么,
让短短几十年中,
中国经济的变化如此不可思议。
与其说荣毅仁是中国经济的引路人,
倒不如把他比作一个支点,
是他翘起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大格局。
他的朋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感慨:
“荣毅仁是既了解东方,
又了解西方的企业家,
苏联人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就是他们找不到一个像他一样的企业家。”
是啊,
如果苏联有一个像荣毅仁这样的企业家,
他们的经济道路,
就不会走的这样艰难。
图为 邓小平接见荣毅仁家人
1993年3月,
77岁的荣毅仁再次掀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狂潮。
这个年事已高的“红色资本家”,
被评选为中国的国家副主席。
这是中国建国以来首次由资本家担任如此高位,
世界也为之震惊。
而荣毅仁作为空前绝后的第一人,
被拥戴的同时,
每个人都在潜心里认可:
评选一位商人作为国家副主席,
向每个中国人表明,
我们的领导人对待国家经济发展有多重视,
对这样为国家经济作出极大贡献的人,
有多尊敬。
中国领导人的大格局,
在荣毅仁为了中国经济奉献的一生里,
体现的淋漓尽致,
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在心。
1998年荣毅仁退休后,
时常在家阅读文件,
像当年工作时那样寻找商机。
他眼看着中国的经济一步步腾飞:
我们有了越来越多自己引以为傲的民族产业,
加入世贸组织,
声名鹊起的企业家一个个犹如雨后春笋般浮现:
我们看到了马云、
看到了马化腾、
看到了刘强东、
看到了董明珠……
看到了支撑起国家经济命脉的无数国人!
可这一切的背后,
有一个荣毅仁,
我们不该忘记。
2005年10月26日,
89岁的荣毅仁逝世,
他这伟大光辉的一生,
始于经济,
终于政治,
爱国奋斗,
无私奉献。
他的存在,
是中国企业家命运起伏的最好见证;
用一个家族的百年,
诠释了一个民族的百年。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贯穿了荣毅仁的一生。
他临死前,
甚至把家族三代积累的万贯家财,
尽数捐给了国家。
近代开始,
荣氏家族为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造的
中国民族企业先驱,
荣毅仁支持三大改造,
改革开放时,
荣智健对市场经济作出的卓越贡献。
中国荣氏家族,
以荣毅仁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本家,
他们靠实业兴国、护国、荣国,
在中国乃至世界谱写了一段段辉煌篇章。
后人当如是,
我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秉承着荣氏家族的精神,
期待着中国经济未来的腾飞。
传奇,
还需我们自己去书写,
向最辛勤的勇士,
为这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致谢!
千岛书院好文推荐:粗制滥造,抄袭代写,本科论文还有存在必要吗?